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黑寶登玉山系列報導二]玉山之跨越時空之旅

黑寶登玉山之跨越時空之旅
黑寶志工/鄭勝文



  拿著老照片尋找著攝影師當年拍照的位置,一直是我很感興趣的事。追尋著攝影者的腳步,踏上他當年拿著照相機的位置,想像著當年的旅程與感覺。當我再次按下快門的當下,歲月便為攝影者的取景再做了一次詮釋,而歲月本身也在今昔的差異中顯影。

  藉著黑寶登玉山的機會,來到這處陌生卻又似曾相識的山域。這兒除了豐富的自然生態之外,生活在此地的原住民,以及慕名而來的人們,也為此地的人文史蹟豐富了許多色彩,並留下了許多的歷史影像。

  由日本山岳攝影家岡田紅陽所拍攝的《臺灣國立公園寫真集》,可說是臺灣山川影像在戰前的代表作。岡田紅陽於昭和13(1938)受國立公園協會的邀請,來臺為甫成立不久的三處國立公園拍攝其山川勝景,在一個多月跋涉山中的時間裡,藉著一張張黑白照片,向世人宣傳臺灣的山林與人文之美。我也挑選了他在玉山山域拍攝的許多照片,希望能重新看見當年鏡頭裡的視界。

  當時岡田紅陽在「新高阿里山國立公園」裡移動的確切路線,目前還有些模糊。藉著路線圖以及照片順序、地點的推敲,發現他先藉由森林鐵路抵達阿里山後,可能沿著完工在即的「新高登山道路」新道登頂玉山,再從八通關出東埔。然而由於現今的登山路徑已再次改道,加上天候、時間無法配合的關係,使得這趟山旅中能夠撿拾到的影像地點實在少之又少。也因此,無意間覓得舊時拍攝地的當下,湧現著加倍的喜悅與感動。

    第一個找到的老照片拍攝點位在玉山北峰氣象站的宿舍舊址附近。我們通過了舊時的儲水槽,一道稀疏生長著圓柏與冷杉的稜線往東南緩緩而下,來到海拔3700公尺左右的高度,眼前的山景喚起了對老照片的印象。取出事先印好的老照片,比較著稜線與玉山的相對位置,發現腳下的這道緩稜確實是岡田紅陽踏過的路線!雖然沒到很精準的地點,但也非常接近了。再仔細的對照,那些在玉山身上由圓柏灌叢構成的區塊,其形狀與位置與現今相比幾乎沒變呢!就連更下方的墨綠色的冷杉林也依舊盤踞在那裡。兩相對照之下,彷彿只是灰階與彩色的差異。如果這75年來,高山地帶的變化緩慢到看不出來,那麼多少年才能看出差異呢?在這當下,眼前的岩石與一草一木都散發著古老肅穆的氣息,幾百年前的玉山景緻是否也如眼前這般。

  第二個老照片拍攝點在玉山山頂。在這處人們爭相攀登的峰頂,岡田紅陽自然拍攝了不少照片,也很容易的找到不少相同的取景,例如往玉山南峰方向的展望、遠望關山、新高山祠與玉山北峰的合影等。然而此時關山被雲朵遮掩著,新高山祠早已不存,幸好往玉山南峰的展望無礙,連光影的角度都相差不遠,南峰的稜線在斜光下成為一條細緻的崎嶇邊界,與老照片一模一樣。岡田紅陽曾提到:「早上七點左右以南峰為中心的展望正是新高峻嶺的精髓。」或許當年的些許感動,也藉著眼前山景傳達到我們心中來。若不是時間不夠,真想在這兒待上一陣子,認真看看這些山林。


  回頭再尋覓著新高山祠的遺跡,發現連過往用石頭砌起的地基都塌失了,日本人原以為能在這裡建立起一座屹立恆久的神社,卻無法抵抗人類自身塑造的歷史,接續著于右任銅像也是類似的命運。此時再看看那些山景,人類的建設比起大自然長時間細琢出的山河顯得更脆弱不堪了。

  日治時期的文人尾崎秀真曾寫下一首《登新高山》之詩:「朝度八通關,夕登新高山,下界茫不見,何處是人間。」正如我們快步下山的寫照。雖然由於與數張舊照的拍攝處擦身而過而感到些懊悔,但想起這次能夠與前人視野取得那麼一些些交叉點,並藉此懷想彼時山旅的景況,其實也心滿意足,也預告著來日還會再來拜訪這兒的山,繼續尋訪著前人的腳步。.

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黑寶登玉山系列報導一]台灣黑熊X玉山 攜手作保育

台灣黑熊 玉山 攜手作保育

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專案經理:劉曼儀

登頂玉山緣起
  一直以來玉山國家公園是台灣黑熊重要的研究場域,許多關於野外族群的生態資訊皆來自於此,而國內黑熊研究的重要科普著作:尋熊記,亦是在玉山國家公園內進行研究。對於黑熊保育來說,玉山園區有著重要的指標意義。今年亦在玉山國家公園的牽線下,黑熊保育協會有機會到中央氣象局70週年慶做黑熊保育展,三方交流之下而產生出黑寶登玉山的保育活動,盼透過黑寶親民與吸睛的形象來喚起大眾對於台灣黑熊與其棲地的關心。
黑熊縱斷行,黑寶順遊台灣
    從去年黑熊縱斷行,黑寶環島時即有帶著黑寶登玉山的想法,直到今年有了北峰氣象站的加入,同時站主任亦身為黑熊保育大使,為促成黑寶登玉山義不容辭!再加上協會理事-印莉敏同時身為塔塔加遊客中心資深解說員,從中促成玉山國家公園的加入,三方齊聚一起為黑寶登玉山而準備。
    原定在9月初的行程卻因為颱風關係而必須延期,雖然如此黑寶已經先前往玉山前哨站-塔塔加遊客中心擔任黑熊月的臨時站長。中秋節歷經天兔颱風,差點以為無法成行,所幸中部並無太大影響,在預計攀登的前一天玉管處重新開放入園!黑寶登玉山就這麼開始了。
志工相助 揹著黑寶上山去
    黑寶的首度高山行程所需要的志工有一定的門檻,而這次來參與擔任志工者有4位都是去年曾經跟著黑寶縱斷行的老班底已跟黑寶相當熟識(Vincent,柚子,勝文,阿銓),再加上一位慕熊而來的老孫,最後北峰氣象站主任擔任嚮導,一行7人小組拍案成行。
    原先以為要背負體形龐大的黑寶相當困難,加上玉山某些碎石坡路段要扛著黑寶走路相當不易,所以透過粉絲團號召鋁架背包,立刻募集到數個鋁架背包,就這麼將大黑寶綁在揹包上,再由志工輪流背負。出發前由於颱風關係加上低氣壓,一直相當擔心過程中會遇到落雨天,還準備了防水布以備不時之需。當第一次練習背負黑寶時,發現重量不如想像中的笨重,比起聖誕老公公的扛法實在輕鬆許多,只是體積龐大常得東閃西閃的。
玉山花草鋪滿地 是高山的饗宴
    玉山步道已經整理得相當完善,沿途清晰的指標,伴著此時盛開的玉山花草,一路上看到高山黃菀,玉山佛甲草,玉山石竹,山油點草點綴在步道上,除此之外視野好的可見南橫上的關山。一路伴著美景,輪流背負大黑寶也不覺得累,第一天在中午前即抵達排雲山莊。今年甫落成的排雲山莊不虧是最高海拔五星級的山屋,相當乾淨整齊,可惜因申請者眾無緣入住於此,因此在跟劉居賜莊主閒聊一陣子之後我們繼續往風口前進。此時也是正中午,雖是冬日暖陽但也讓人晒到頭暈目眩,休息時順便請教黃主任如何判斷雲象,此時剛好中海拔雲霧堆積,對流旺盛,表示較低海拔處(如阿里山區)正在下雨。
翻過風口,迎向北峰
    越靠近玉山主峰時風勁越益強勢,背負黑寶的人不時得抵抗強風,站在風口上也看到接下來要往北峰的路程,除了要陡下碎石坡以外還要上下幾顆山頭,才爬到一個與風口位置等高的北風氣象站。想到先下了好深一段又要爬上山巔,真是划不來,不過這就是登山吧!
海拔最高的北峰氣象站
    接近傍晚時我們一行人終於抵達北峰氣象站,也是此行兩天的高級山屋。因為氣象站主任的領軍,讓我們有機會一睹海拔最高的氣象站風采。即使是在這裡的工作人員仍舊人手一機,拍攝每天的日落晚霞,坐看雲起時,高海拔上的確也有不同的景緻。而我們從一早5點出發走到下午4點雖也累癱了,卻忍不住也穿上黑寶興奮的把玉山主峰當成背景拍照,有啥景就拍啥,不亦樂乎!還帶著黑寶走上玉山北峰拍照,當時的雲海讓黑寶仿佛置身在仙境。拜高科技所賜,玉山的收訊相當清楚,我們也即時的把影像分享給粉絲團,居然獲得500多人按讚回應!可以感受到出發這幾天有許多朋友在關心黑寶的旅程!
玉山登頂日
    為了趕在玉山最熱門的時候登頂,我們也搶進迎接日出的行程,第三天透早3點半即起床,天未亮4點即出發。早上柚子與曼儀都不太舒服,可能有輕微高山症加上睡眠不佳。眾人戴著頭燈往最高峰邁進,此時還可看見天上的星星,以及遠處玉山主峰上的點點亮光。
    最累的一段是要爬上風口的碎石坡,這是可以深刻地體會到當時主任所言,走過以後你不會想再爬第二次,除了爬升以外配空氣稀薄,真是走10步喘一下!無論如何我們還是走到風口,卸下重裝,最後由勝文赤腳揹黑寶登頂,勝文說對他來講是來玉山朝聖的。往主峰路上我們已經錯過日出的時間了!只見路上摩肩擦踵,已經陸陸續續有山友準備下山,又看到我們龐大的黑寶,於是都很熱心地讓出道路來,也不斷地鼓勵我們。許多山友在網路上已經知道這份消息,很熱情地打著招呼。就這樣越過眾人我們來到玉山頂,說真的沒看過這麼擁擠熱鬧的山頭,許多人還排隊要拍登頂照。
黑寶一出  魅力無法擋
    為了爭取在山頂的時間,避免工作人員因為停留太久而受到風寒,當黑寶順利上山後即馬上的換裝,立刻的吸引了眾人的注意,協會也趁機推銷發放摺頁,當然也免不了邀請民眾一起合照,一起為台灣黑熊保育呼些口號,還好除了一批很認真拍登頂照的山友之外,遇到聯合報系的員工夥伴,相當熱情地配合演出。黑寶在山頂停留將近1小時半,等到人客散去,我們才有寂靜的山景可以好好地拍照紀念。站在全台的最高峰,只能說360度的視野,每個角度都是精彩都是美。而黑寶也踏上重要的里程碑-登上玉山,這海拔之下目光所及之處幾乎都是黑熊的棲息地,也希望透過這次的行動,能讓大家更注意到本土台灣黑熊!
踏上歸程  邁進下一步
    下山途中時值週五,又是另外一批山友上山的時間,路上不少人看到背負黑寶總是嘖嘖稱奇,也不少人知道這個活動。有山友問起:下一座要去哪?黑寶也不排斥在攀登下一座山,不過黑寶不是為了收集百岳,也許期待透過這麼一個耀眼的物種形象,能讓台灣人更看見台灣的美,台灣的土地,台灣的人情吧!

 

2013年10月8日 星期二

[新聞稿]黑寶登玉山 攜手作保育

黑寶登玉山 為守護台灣黑熊家園發聲 台灣黑熊保育工作刻不容緩 族群數過少困境難突破
台灣黑熊保育大使「黑寶(Heybo)」首次高山任務:台灣黑熊家園-玉山 由台灣黑熊保育協會與玉山北峰氣象站、玉山國家公園合作,為黑熊保育推出另類行銷手法,預計在 9/25帶著「黑寶(Heybo)」─台灣黑熊的親善大使一塊上山,前往真正台灣黑熊的故鄉,透過人力方式輪流背負著高達170公分,體重接近15公斤的黑熊大偶,前進台灣最高峰─玉山。期待透過其親民的形象喚起大家對於台灣黑熊的認識,以及保育瀕臨絕種動物的熱誠,並進而守護屬於台灣黑熊與其他野生動物的自然家園。
台灣黑熊族群數過少,生態系指標物種生存困境反映生態環境亮紅燈 根據最新研究資料估計,台灣黑熊目前的數量遠遠不及貓熊野外族群的2,000隻,僅約200-600隻,而要讓台灣黑熊永續長存卻至少需要2,000隻的數量才足夠!想要達到這個數量,要先知道台灣黑熊面對怎樣的困境,除了氣候變遷造成的環境變化之外,自然棲地的開發與原始森林遭破壞,以及人類活動與狩獵的壓力等,都對野生動物的生存造成威脅。台灣黑熊是台灣山林生態系的指標物種,更是重要的庇護物種,如果能保留這樣大型動物的自然生存環境,便如撐開一把「保護傘」,能夠同時兼顧到其他眾多野生物種的生存空間。
在歷年來的黑熊研究當中,玉山國家公園是目前累積最多熊出沒資訊的地區,也是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理事長、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所長黃美秀副教授長期監測台灣黑熊的重要研究據點,特別是大分山區一帶更號稱為「有熊國」。因此,此次「黑寶」入園登頂玉山,自然具有特別的意義。 盼藉由黑寶登玉山與擔任黑熊保育月站長的活動 喚醒國人對台灣黑熊保育的意識與行動 對於一般人來說,要遇到黑熊著實不易。所以,台灣黑熊保育協會找來「黑寶」代替台灣黑熊發聲,登上幾乎可謂台灣黑熊最後的淨土與最重要的保育地的玉山園區,盼能透過此次『黑寶登玉山』的保育推廣活動,引發國人對於本土唯一的原生熊類和瀕危物種保育的關注。
透過9/25-27三天的黑寶玉山朝聖之行,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將帶著黑寶拜訪黑熊真正的家園,並由北峰氣象站黃成健主任擔任嚮導,帶領黑寶前行,藉由力挺黑熊保育的熱情志工們輪流以人力揹負黑寶人偶,一步一步邁向台灣最高峰-玉山主峰,以及台灣最高海拔的北峰氣象站。 為了讓民眾更加了解台灣黑熊的生態及保育的重要性,今年9月黑寶也將在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遊客中心駐站,擔任「玉山黑熊保育月」的站長,不定期出現與民眾互動。為此,塔塔加遊客中心同時舉辦台灣黑熊生態特展,透過專業解說員與志工的講解,讓民眾更近一步了解本土的台灣黑熊,以及其生存環境和威脅,進而願意一起關心並付諸實際行動,一起守護台灣黑熊棲地,與改善目前的保育困境。 文章內容.....

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徵才] 全職 行政祕書(兼會計)

主要工作內容:
1. 行政事務
2. 帳務處理
3. 網站管理
4. 協助專案管理與執行
5. 公關聯繫

應徵條件:大專以上學歷,有志投入非營利組織及生態保育工作者

需具備之能力:
1. 積極主動,擅人際溝通協調
2. 有團隊合作及分享的態度
3. 具帳務處理經驗者佳
4. 嫻熟電腦常用文書軟體技能
5. 具環境教育或野生動物經營相關背景尤佳
6. 中文寫作能力佳
7. 有汽、機車駕照。
8. 具英文閱讀基本能力

工作地點:日常辦公於台灣黑熊保育協會之台北辦公室,但會視工作需求於假日或非假日出差。

工作待遇:薪資面議,享勞健保,休假依「政府機關辦公日曆表」實施,假日因公加班採捕休方式。

應徵方法:一律以電子文件寄送,備妥履歷、簡傳e-mail至「taiwanblackbear99@gmail.com」。

履歷內容:「最高學歷」、「工作經歷」(工作期間、單位及職稱、職務內容)、「專長與能力」(電腦技能、語言、證照等)、「非營利組織經驗」、「可開始上班時間」、「期望薪資」及「聯絡方式」等。

面談日期:有適合之人選即連絡面談時間

請先點閱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網站瞭解協會宗旨與各項資訊。
http://www.taiwanbear.org.tw/

[徵才] 全職 行政祕書(兼會計)

主要工作內容:
1. 行政事務
2. 帳務處理
3. 網站管理
4. 協助專案管理與執行
5. 公關聯繫

應徵條件:大專以上學歷,有志投入非營利組織及生態保育工作者 

2013年5月28日 星期二

花蓮林管處池南自然教育中心「黑熊的故事」教案介紹

故事中的故事-淺談「黑熊的故事」研發始末


花蓮林管處池南自然教育中心 林大成

「能知道愛護動物及體認森林的重要。」

「能讓小朋友了解黑熊及認識黑熊生態、生存困境。」

「課程多元,從實際體驗中,了解森林、動物之自然生態及重要。」

「課程安排適合低年級的學習,有互動、有問答、有遊戲、有故事、有影片~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


上述是池南自然教育中心「黑熊的故事」課程模組在2012年10月進行試教後,隨隊的小學中年級導師對課程的回饋意見。

台灣黑熊相關學術研究資料已由黃美秀教授研究團隊逐步建立起來,對黑熊保育觀念的推動助益甚鉅,為使人們對台灣黑熊生態有更清楚的認識,並藉由教育將保育觀念從小紮根在學童心中,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池南自然教育中心特地與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合作,於2012年共同開發出一套適用於國小學童的台灣黑熊保育教案。

這套教案名為「黑熊的故事」課程模組,其研發歷程簡言之乃是將專業的黑熊生態及保育知識轉化為國小學童之教育課程,主要融合三項要素來達成:

  • 台灣黑熊的生態及保育專業知識; 
  • 環境教育課程設計原則理念; 
  • 各方創意。 

以下就此課程模組的產出作一概略介紹。

2012年中,針對台灣黑熊保育教案的開發,池南自然教育中心與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合作辦理一場教案設計工作坊研習,邀請黃美秀、海樹兒及陳維立教授就台灣黑熊生態、原住民的黑熊文化及黑熊保育教育概念架構進行介紹,再由池南自然教育中心分享環境教育課程設計經驗,進而開始讓學員就教案的四大目標-「瞭解台灣黑熊習性與生態」、「認識人熊互動文化」、「關切台灣黑熊生存危機」以及「反思人類行為對黑熊的衝擊」等,以「世界咖啡屋」的討論模式,做分組創意發想,激盪並分享各種教學構想,各組再參考討論成果,分別設計出初步的教案。


尋訪馬來熊—小小熊的夢想!

尋訪馬來熊—小小熊的夢想!

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研究生 林靜芬

尋找靈感!

2012年的七月底,為了尋找論文的題目,我遠赴馬來西亞的沙巴,因為「馬來熊」-是我想要研究的對象,這個全世界最小的熊,既不像貓熊有可愛的外表,也不像北極熊因地球暖化造成生存危機而引起世人關注,相較於其他的熊,馬來熊對大多數的人來說是不熟悉的、陌生的,甚至在馬來西亞當地也都有很多人不知道他們的國家存在著馬來熊,但是我在屏科大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工作的時候,卻被這個個性敏感又神經質的小小熊給吸引了。

小小熊的危機

在馬來西亞,因為經濟需求的關係,有越來越多的森林被砍伐來種植經濟作物,最多的就是棕櫚樹。在沙巴,到處可見單一樹種的棕櫚樹田,當砍伐及焚燒森林時,常會捕抓到馬來熊(圖1),如果是母熊帶小熊,母熊通常會被獵殺,而小熊則是被販賣到動物園或是當作寵物飼養,也因為濫伐森林造成動物食物的嚴重缺乏,很多馬來熊被迫進入棕櫚樹田裡覓食進而被當成害獸遭到獵捕,所以2007年國際保育聯盟(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在紅皮書中將馬來熊從原先的保育等級“缺乏基礎生態學資料(Data Deficient, DD)” 修定為 “易受傷害(Vulnerable, VU)物種”(IUCN, 2008),這顯示出馬來熊各項研究數據都非常缺乏,近年才開始有較初步的一些研究,而馬來熊目前所分布的地區大多是屬於保育意識相對較低落的發展中國家,除了棲地消失、破碎化外,很多地方的馬來熊還面臨了危急的生存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