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動物園發生駭人的「熊殺熊」事件,今年元月動物園保育研究中心的公台灣黑熊「嘉男」,撥開故障的插銷,闖入隔壁欄舍,攻擊另一隻母黑熊「嘟嘟」,五分鐘內「嘟嘟」被咬破腸道,當場斃命。
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在做什麼事情呢? 我們面臨到的困境與挑戰是什麼? 活潑的文宣能讓你了解台灣黑熊保育協會正在做的努力! 我們需要你的支持與你願意為台灣黑熊保育所盡的一份心力
「但是,你一定可以感受到我的掙扎和無奈。」黃美秀留著俐落短髮、身穿黑熊圖樣T恤,談起黑熊和新書《尋熊記》,炯炯的眼神中卻難掩幾分疲憊。她表示十多年來,黑熊保育的成效進步不大、政府持續漠視,讓身兼教學、研究與保育工作的她,不免感到無力。
南投林管處的自動相機拍到黑熊出沒,丟出個問題給大家思考。這張照片除了跟我們說熊走過這邊外,還能給我們甚麼訊息。持續兩年的監測,頭一次拍到熊,與拍到其他動物的比例是如何呢?
迷母設計,冶綠生活服飾製造 採用有機棉 堅持台灣製作
翻譯自 "New law regulates North Country trade in black bear parts for Asian markets." 節錄內容:「我們手邊至少有幾份記錄顯示,熊被殺後只取走了熊膽與熊掌」
人稱「黑熊媽媽」的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理事長、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黃美秀說,因為台灣黑熊的前肢能彎曲,就像人類的手掌功能,世界上所有的熊類只有台灣黑熊會做窩,由於目前熊窩樣本數很少,尚無法研判用途。